华凝纸包装工业 2023-08-04 06:50 发表于上海
2021年8月10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3350—2021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》正式发布,标准对包装空隙率、包装层数、包装成本、混装要求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,并将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。
新规之下,绿色茶装,“度”在何方?在可持续包装前沿,如何规划通向未来蓝图的实用路线?
茶包装作为茶叶附属的、增值的部分,可精可粗、可奢可俭,甚至可有可无,也因此,茶包装也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与赋值空间。
表面看来,新标准关于包装空隙率、包装层数与包装成本的进一步规定,会给茶包装行业(尤其是礼品包装)带来一定的压力。但从深广的层面看,对整个茶及涉茶产业来说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参考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结果及其对治理商品过度包装的建议,适度的包装应该考量的是消费者的权益、实际需求与可能期待。
然,包装产品本身的属性并不足以说明问题,而只有与实际商品在一起时才有意义。因此,对茶包装的规制,实际上是对茶这一商品市场的约束。那么,依循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诉求,茶包装行业就要更加充分地考虑茶的属性,以让茶、装两相宜。
根据消费者调查数据,企业在商品包装上的创新,可以从绿色包装、提升使用体验、拓展包装用途三大方向入手。
包装为产品而生,礼盒为人情而做,产品很单纯,人情却很复杂。但也正因这种复杂,茶包装行业才能生机勃勃。根据前文所述,消费者在社交选装上的礼、仪需求,以及对过度包装的粗放认知与复杂态度,说明在绿色包装的通道上,并不只有绿色——多姿多彩依然是市场本色,关键在于“度”的问题。
多数消费者凭感觉判别包装是否过度,虽不科学,却未必不可靠。其实,那恰恰能反映消费者心理上对商品包装的可接受度。从这个层面来讲,标准与算法似乎都不重要了。毕竟,几乎每个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。本就心中有数,更有新标准端正市场行为,岂不是好事一桩?
此外,适度包装只是绿色包装的应有之义,更多环保措施也值得企业考量。我国业态繁多,包装产品五花八门,虽不能直接以国外思路一概而论,但就茶包装而言,将来也未尝不会采用生产者承担包装回收责任的政策思路,以尽可能从源头减少包装浪费,对包装进行强制回收和再循环。
这从短期看来,可能会影响包装产品的丰富性,但从长远看无疑是很经济的手段,况且,确定了大方向,依然可以继续深耕开拓、创意创新。对包装企业来说,化被动为主动,从“要我治理”转向“我要治理”,虽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,却可以一念定乾坤。
而提升使用体验和拓展包装用途,赋予包装本身以产品属性,也相当于让包装行业跻身更广阔的市场。然而,这些做法不仅需要包装设计脑洞大开,还往往容易弄巧成拙、吃力不讨好,因此也需要包装企业更加充分地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。尽管如此,为使包装行业繁荣昌盛,为从消费市场分一杯羹,众多包装企业仍须各尽其能,或推陈出新,或创新引领,或出奇制胜……
市场变幻莫测,消费者的诉求也在不断变化,形势与政策会继续辩证发展。如老子所言,“孰能浊以止?静之徐清;孰能安以久?动之徐生。”回归茶性,以茶之道为茶而装,或许才是茶包装的绿色之本。
无论是否处在过度包装的边缘,茶包装都可以此为度,沉下来、再出发,或能更好地创新。茶有万种风情,包装也有千姿百态。且拭目以待。
来源:茶驼《茶业用品》
共享新时代,共享好资讯!本文内容、图片来源于互联网或其他公开渠道,但因转载众多,可能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,故仅标明转载来源,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。再次向原创致敬!转载只为信息交流与学习分享,不用于商业目的,只提供资讯参考,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并且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如果原作者或机构不希望被转载,或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者的分享。